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贫乐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安贫乐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安贫乐道的意思和典故?
1.安贫乐道的意思是安于贫穷,仍乐于坚守信仰。“安贫”即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
2.典故:春秋末期的鲁国,由于内乱不断,旧日的贵族世家大都衰落。颜氏本属鲁国贵族,但到了颜路、颜回父子时,只有贵族的空头衔,其家产甚至难以维持生计,所以只能节衣缩食、身居陋巷。但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颜回仍然安于清贫,以追求圣贤之道为乐,孔子称赞他说:“颜回真是圣贤啊!一竹筒饭,一瓜瓢水,身居陋巷。别人简直忍受不了这种煎熬,颜回他却能不改变自己的追求。”
安贫乐道褒义还是贬义?
褒义词。
它的意思是安于贫穷的生活,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被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出自于这个故事:传说,孔子有学生3000余人,其中最出名的有72人,而颜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子看来,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颜回的事例来教育其他学生。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颜回,真贤者啊!他住在荒僻的巷道里,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他乘饭用的器皿是竹子做的箪,舀水用的器具是木头做的瓢。这要是落在别人头上,则是不堪忍受的了,但是颜回确实是个十分贤德的人啊!
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然而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品德呢?孔安国说,这是“安于贫而乐于道”。还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在你三千多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说:“只有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意思是颜回最爱学习。他遇着发怒的时候,能做到随发随化,从不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有了错误就改,决不重犯。颜回29岁头发尽白,32岁就死去了。孔子为他的短命感到悲痛。
安贫,并不一定贫,而是一种对待现状的态度,就是安于现状的意思。乐道,并不一定是追求,而是改变自己的处世哲学。
安贫乐道是一种隐身世外,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状态,是褒义词。它与安于现状是有本质区别的。
安贫乐道的乐什么意思?
“安贫乐道”的“乐”的意思是:愉悦,乐于。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安于贫穷,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
出处:
《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