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商誉减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商誉减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隐忧,管理层如何应对维护股市稳定?
商誉实际是上市公司利益输送的产物。商誉的存在为上市公司某些人提供了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违法的狗当。某些上市公司借重组拼购的名义,实际高价收购高估值标的皮包公司,严重危害资本市场,损害中小股民利益,监管层如任由此弊端存在下去,实体经济将严重滑坡,严重冲击二级市场,呼吁监管部门关注事态发展而採取有效措施,对重组拼购产生的商誉做出明确规范。
你的问题也过于雄大了,真非一两句话能讲清楚。
1.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隐忧? 这是问题吗? 应该说上市公司部分商誉减值吧,而另一部分是增值的,认同吗? 另,部分公司减值也是非常正常的,市场总要淘汰一些,更长周期淘汰大部分公司,100年后回头再看现在的上市公司,你认为会剩下几个呢?我估计不会超过10家,甚至不到5家。如从这一角度看商誉减值,然后公司死亡,那就非常正常了。不必当心,就如人会老,终会去见马克思一样。
2、管理层如何应付维护股市稳定? 我并不知道你到你说的管理层是上市具体某公司的管理层还是***的管理层?如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应该是公司管理层吧。 我想稳定股市是***的事情与公司管理层没有关系,公司管理层做好经营管理公司就好,股市升升跌跌很正常,除非你公司也参与炒股或……,不然与管理层和管理公司关系不大。
如上市公司管理层,真想要维护股市?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够,就是让公司永远赚钱,赚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分给股东们,而不是画饼圈钱。
啇誉减值是大部分上市公司玩弄个的一个阴谋!首先是商誉值的确定,由誰确定?确定值是多少?有什么科学依据?其次就是减值,减多少?为什么?还剰多少?计提的减值冲消了已经形成的利润,上市公司就可以不对股东分红,董事长和管理层卷走了被冲消的利润,真的好可耻!証监会应对商誉减值立规矩。
A股这几天关于“商誉减值”的雷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在广大散户还在一脸懵逼“什么是商誉减值”的时候,早已被按在地板上摩擦了,可以说亏得不明不白,那么,究竟什么是商誉减值呢?
所谓商誉减值,是指对企业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通俗点来说:***如A公司收购了一家有瑕疵的公司B,那么B公司被收购过来之后可能会对A公司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商誉减值就是量化影响到底有多大,坦白来说,这个可以说是一笔“糊涂账”,很难给出一个公正、合理的估值,而现在许多上市公司为了给自己的亏损找理由,“商誉减值”就是最好的挡箭牌了,那么作为管理层,如何才能杜绝上市公司滥用商誉减值的行为呢?我个人认为应该可以这么办:
一、合并或收购的公司,12个月内不得做商誉减值!
为什么要这样?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作为上市公司,你在收购或合并某家公司之时,肯定会算过B公司收购过来之后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在合并报价上也会做相应的打折,即便是B公司合并过来之后公司业绩要大变脸,那也起码得一年以后才可能显现出来,而现在很多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合并不到半年就做商誉减值的情况,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因此,我建议对于合并或收购的公司要做商誉减值起码要等一年以后。
二、商誉减值的比例不得超过收购价格的30%或更低:
对于已经合并很久的上市公司,如果要做商誉减值,除了要有时间限制,还得控制商誉减值的幅度,如果两公司的收购价是1个亿,你要做1个亿的商誉减值,个人认为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难道B公司一文不值?即便是出现判断上的估值偏差,也不会差得那么离谱,如果是变脸十分严重,那只能说明在合并或收购的时候A公司聘请的资产评估公司有问题,由此产生的损失应该由评估公司承担,而不是由大小股东买单!
以上是我的一点不太成熟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商誉是个嘛东东?凭嘛这么值钱?这个钱是想当然想出来的,还是已经兑现给了某人或某些人(想起了某著名导演)?既然这么值钱,公司又凭嘛想要就要,不想要就扔?既然这么多的商誉“雷”爆炸,且炸声一片炸声轰鸣,这些恐怕就不是某个公司某个人能解释清楚的,而是监管层需要回答的问题。长期以来总以为股市对于小民来说、对于小钱来说,是相对公平正义的,你买我卖你情我愿,不用参杂其他因素。想不到这个你情我愿的背后竟有那么多的“雷”要趟!明明股指已经跌去2/3,人家仍能通过减持而大赚特赚!明明昨天还是绩优,今天就变st!这回好了,一个商誉减值计提,就让你所有的财富划归为0!这让俺如何响应领导号召,坚持价值投资,奔向幸福的明天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誉减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誉减值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