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朱执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朱执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实业计划全文?
《实业***》亦名 《国际共同发展实业***》,孙中山关于振兴中国实业实现国民经济近代化的专著。1919年用英文写成,由朱执信、廖仲恺等译成汉语。该书反映了孙中山关于中国国民经济近代化的宏伟理想和具体规划。规划由六大***组成,主要内容是:在中国北部、中部、及南部沿海修建三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和一系列二、三等海港及渔业港;路;以三大海港、五大铁路系统为中心建立遍布全国的水陆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开***煤、铁、石油等矿藏和兴办冶炼、机械制造工业;发展满足人民衣食住行需要的近代工业,实现农业机械化。
克思主义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末传入中国,20世纪初期得到传播。最初,中国人从接触欧洲的各派社会主义学说中,知道了马克思的名字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零星片断。1899年由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月刊)分期刊登了英国进化论者颉德所著《社会进化论》前三章的中文译文,其中提到了马克思及其《资本论》,这是中国最早涉及马克思主义和出现“马克思”译名的中文出版物。
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提到“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其后,《近世社会主义》一书摘译了《***宣言》的片断。1906年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部分地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宣言》、《资本论》的一些要点。1912年孙中山在《社会主义派别及其批评》中,称赞马克思“发阐真理,不遗余力”。但在当时的中国人中知道上述内容的人很少,即使是先进者也不能区别马克思主义同其他社会主义派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经过五四运动,逐渐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歌颂俄国十月革命。他满怀信心地指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自己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
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阶级竞争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较系统、完整的介绍,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朱执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朱执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