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世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世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世宗与明武宗是什么关系?
明世宗即朱厚熜是明武宗的堂弟。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汉族,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
嘉靖帝是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祐杬次子。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在位时间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子明神宗万历帝,嘉靖帝在位早期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后期虽然好道教,不侍朝,然而依然牢牢掌控着朝廷官吏,可以称得上是位有作为的皇帝,而非***剧情演绎的那样昏庸无能。嘉靖帝在位期间巩固了明代的统治,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奠定了基础。
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嘉靖帝驾崩,享年60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明十三陵的永陵。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祖籍安徽凤阳,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
弘治十八年(1505年)即位后沉溺于女色,宠“八虎”,修豹房,曾因玩火乾清宫失火,置国政于不顾。应州之役中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统兵出战,大败鞑靼军,立下了一战功。为政期间***无道,但是仍时常上朝听政、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在应州一战中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所以说他又是一个好的将领。
正德年间国力衰微,但武宗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不至于朝廷亡乱,如果有孝宗的制节谨度,则为明君。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十六年,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康陵。
明世宗是明武宗的堂弟,本来与皇位无缘,他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弟弟,就藩湖广安陆。明武宗是明孝宗的独子,继大位后***无度,31岁即早逝,且无子嗣。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时在湖广安陆府(今湖北钟祥市)、年仅15岁的朱厚熜匆忙赴京继位(1521年),
嘉靖皇帝为什么叫明世宗?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因朱厚照无子嗣,内阁首辅杨廷和根据“皇明祖训”寻找皇位继承人,明武宗唯一的亲弟弟朱厚炜幼年夭折,于是上推至武宗父明孝宗一辈,孝宗两名兄长皆早逝无子嗣,四弟兴王朱祐杬虽已死,但有二子,兴王长子朱厚熙已死,遂以“兄终弟及”的原则立次子朱厚熜为嗣,即明世宗。
多年不上朝的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究竟是如何治国的?
说嘉靖多年不上朝,其实有些错怪人家了。
第一种叫做大朝会。
每年的大年初一,冬至日以及皇帝、皇后、皇太后的寿诞节日等等,文武百官会齐聚,皇帝身穿冕旒,接受百官朝拜。
大朝会是一年最为隆重的会议,京城六部大小官员都要参加。就连地方州郡都必须派人递送贺表,各国使者也要前来拜见。
在唐朝,大朝会一般会放在最为尊贵的太极殿中举行。
第二种方式叫做朝参。
一般来说,只有在京有一定品阶,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必须到皇宫参拜。
宋朝同样有朝参,朝参之时皇帝不一定亲自到场。如果皇帝不到场,则由一位宰相值班,率领文武官员对着皇帝的宝座行参拜大礼。